“地平线 Horizon” – 上海癫子异术节[2008]

地平线 Horizon”  visualized the flickr image data all over the world around keyword/tag – Horizon.
It was exhibited on Shanghai Electronic Art Festival 2008.

Teamwork with Wen Jingbo, Wang haocheng, Yang Fan, Yang Tao.
Contra:
Technical Director, Development.
Flash/Flex, python, Flickr API.

=============================================

下文是《大众DV》约稿,略作修改

Dazzling on the horizon
 — — 无炫不媒体

Key1:新媒体艺术

维基百科对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的第一句解释如是:“Newmedia art is an art genre that encompasses artworks created with new mediatechnologies, including digital art, computer graphics, computer animation,Internet art, interactive art technologies, computer robotics, and art asbiotechnology.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_media_art

Key2:科学家会艺术,谁都挡不住

作品《地平线 | Horizon》兼备了上述多项新媒体艺术特点:新技术、数字化、计算机图形、网络、互动等等(现场版归属到互动装置类,就差机器人和生物技术了),于是成功跻身于“上海电子艺术节”之“杨浦微波”之“‘蓄与化’青年新媒体艺术作品展”。作为《地平线》技术团队 — — SwoonDazzle的成员,我终于在忍受了8年“电工/程序员”的称呼后,享受了1周“艺术家”头衔。

这也许就是所谓“乱世出英雄”,或者说“浑水好摸鱼”。新媒体艺术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但她的快速发展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子技术开始盛行之后,直到国内渐渐出现新媒体艺术节,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于是一部分先技术起来的艺术家,或者先艺术起来的科学家,迅速登陆这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一时间,艺术馆与科技馆同时展演新媒体作品,观众走马观花的探索各种互动系统,艺术家与程序员坐在一起开研讨会,好不热闹。

个人理解,新媒体艺术,是当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就像传统艺术会使用笔墨纸砚琴棋书画等工具,新媒体艺术的实现形式或者说实现载体,则是计算机、电子器件、影像、网络等。除了应用新科技,“过程”、“互动”及“参与其中”亦是其特色。目前有一部分作品是在用新的技术手段去表现传统观念,不知道当人们使用新技术就像使用画笔、摄像机等一样熟练时,会产生真正属于新媒体特有的艺术内容,还是新媒体已变成旧媒体?

无论新媒体艺术走向何方,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终究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手段”做骨架,“想法”做灵魂,至少科技与艺术两个领域的人有了交流与合作的舞台。

Key3:地平线,就是地平线

《地平线》本身是一个网站(www.horizon08.com),她通过遍布全球的网络,把不同的人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对“地平线”不同的理解(照片),收集起来,在同一时间场合集中展现。展厅现场版,使用4台投影仪拼接超宽弧形屏幕,并使用轨迹球加强互动体验,同时配有背景音乐。

在宇宙中的每个星体,代表一个地球中的城市,星体的亮度跟城市中图片的数量成正比,图片数量越多,星球越亮。图片内容反映了图片作者对该城市以及地平线的理解。

这就是《地平线》。

展览及研讨会过程中,《地平线》幸运的享受到各种评论:

l “这个好,能看懂。”

l “有台北市吗?哦,台北只有一张图片啊。你们可以从google抓图。”

l “为什么会想到这种形式?想表达什么?它的艺术性在哪里?”

l “我很喜欢星空的这种感觉。”

l “它的商业价值在哪里?”

l “不要把非艺术做成伪艺术。”

l 等等。

新媒体作品的动机,或制作作品时的状态,国内外,或大陆内外略有差别,这有一部分是因为所处的大环境不同所致。老外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常常处于“Enjoy”的状态,不论作品艺术性或象征性的高低多少,都集中注意力在作品本身。而国内特别是大陆的新媒体艺术家们就没有这么轻松,有太多的人在等着挖掘作品意义。关于这一点,某参展作者说,“国内的策展人,往往会追问作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要求作品内涵要达到一定深度。”而另一位台湾参展作者则说到,“平时做东西主要是因为好玩,然后有空再参赛,情势所趋。”

Key4:势利眼

《势利眼》是一款有意思的作品,虽然形式并不算新鲜,但它体现了新媒体作品的特点:观众参与到系统互动之中。更主要是的它同样以flash为核心技术,这直接勾起我的共鸣。

影像中的密布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观众,无论他走向哪个方向,眼球都会转动过去。作者称这代表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审视”,例如从小被老师审视,长大后找工作被面试官审视等。影像投影前放着一把水泥铲,可以用它把所有眼球涂抹掉,但数秒后,水泥掉落,眼球又重新生长出来,预示着“审视”的社会现象并非一朝一夕。

影像是flash画面,同时使用flash脚本编程语言ActionScript3.0做互动控制。用摄像头捕捉观众的移动,让眼球始终跟踪观众新位置。用附在水泥铲上的任天堂游戏机“Wii”的手柄控制水泥的涂抹。摄像头、Wii手柄等,均是现阶段新媒体艺术作品热门工具。

另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作者,正是认为“做东西首先是因为好玩”的那位台湾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