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Contra
-
“Put a Flex UI on your application”
测试了Bruce大师在”Put a Flex UI on your application”中的例程,其中flex端在我的环境下需要个别改动才可运行,记录如下: 1 as3-rpclib库。直接使用as3-rpclib.swc会报错,说XMLRPCObject覆盖错误。去掉.swc库文件,直接使用as3-rpclib的源代码后跟踪调试,原来在XMLRPCObject.as中两个重载函数“setCredentials与setRemoteCredentials”与基类中的原函数参数个数不一样,少了第三个“charset:String=null”。改动如下: /*原:override public function setCredentials (username:String,password:String):void*/ override public function setCredentials(username:String,password:String,charset:String=null):void 2 XMLRPCObject。原文中没有指定XMLRPCObject对象的destination,在我的环境(Flex SDK 3)下编译后”destination”值为“null”,于是gateway的url就变成了“http://localhost:8000null”。改动如下: 原:<ak33m:XMLRPCObject id=”server” endpoint=”http://localhost:8000″/> 改: <xmlrpc:XMLRPCObject id=”server” endpoint=”http://localhost:9000″destination=””/> 记录完毕。 另,集中注意力于前台flex, 用python做测试web server还真是方便高效。嗯,当然其他的语言php、java等其实还没有试过。。。
-
openFrameworks
New Choice,openFrameworks C++的解决方案,带来更多的扩展性(至少有n种强大的图形、音频引擎可用),并且执行效率更高;缺点是可能受众会较少,毕竟C++啊C++。。。 引用一段interactive-china的介绍: OpenframeWorks是什么 简单描述一下,是由Zach Lieberman 和Theodore Watson 两个艺术家所写的基于C++下面的开发环境。 和Pocessing一样,目标群体是为了艺术家,设计师,混合媒体等等。 目前一直处于测试版本,支持图像,声音,文字,硬件接口,以及更高级的程序应用。还在不断的完善当中。 例如非常有名的LASER tag和Drawing这些作品,就是利用OFW所完成的。
-
Flex applications are event-driven
Rather than being page-driven, Flex applications are event-driven.
-
《Persistent Data Confidante 永恒数据知己》
有意思的作品,你可以在这里 http://pdc.walkerart.org/ 输入一个你的秘密,网站就会随机告诉你一个之前访问者留下的秘密,均为匿名发布。并且你可以对你得到的这个秘密进行投票,票数越高,意味着该秘密重复出现的概率越大。同时高概率出现的秘密,会在网站数据库里搜索内容相近的另一个秘密,并且与之产生一个“后代”,重新进入数据的轮回之中。 作品较详细的介绍:http://www.pd.org/topos/perforations/perf13/pvanouse.html 下面是一段对该作品的评述,摘自《交互艺术的设计与鉴赏》:名为“长久数据红颜知己”(Persistent Data Confidante)的网站试图对访客进行类似的引导。它要求用户告诉它一个匿名的秘密,以换取对其他匿名者之秘密的了解。例如,当一个名叫勒尔(Cindy Loehr)的用户输入:“我想当某人的私人奴隶,表面上过着我自己的正常生活,但事实上服从别的某个人的怪念头与要求”作为匿名秘密时,网站告诉她:“我拥有一个奴隶,即服从我的每个命令的人。”网站还叫用户给被告知的秘密打分,并根据综合分数来判定它们的吸引力。乏味的秘密最后将死光;有趣的秘密将长久保存,并能通过相互结合产生新类型。[[iii]]从勒尔的经历推测:这个数据库可能利用句式转换技术,将用户所表述的秘密转化为自己告诉用户的秘密。技术是一回事,作品所表述的理念又是一回事。人们经常有心或无心地企图保守自己的秘密,同时有意或无意地想要得知他人的秘密(说得难听一点,一方面拉紧自己的裤带,另一方面眯着眼睛窥视别人的裸体)。社会交往中这种常见的现象被艺术家转化为创作的灵感,而网络媒体则给了相关作品实现互动、唤起反思的机遇。 可见技术的先进与否,并不是新媒体艺术的必要条件。当然并不否认新技术所带来大量新的表现技法。
-
《Sweet Stalking》互动电影
Ian Howard作品,《SweetStalking》 2001 一段中文介绍:作品中有60 段影片,被隨意地排列,使用者可以任意、隨機地點選其中5 個Clip,就能夠組合出一段新的影片,而且,以蒙太奇理論,觀眾似乎都能夠把隨機安排的影片,想出一合理的劇情。這樣的創作,達到了使用者決定電影進行的目的,雖然只是一簡單的組合,卻可以預見將來的電影極可能有類似的形式出現。摘自 《數位藝術之美學研究》 作者Ian Howard及作品介绍:http://www.icinema.unsw.edu.au/bios/zbio_howard.html 互动电影。。。这是一个2001年的作品,而寡人在一两年前还曾经为自己类似的想法欣喜。坐井观天是快乐或悲哀已无意义,既然已经看到一点外面的世界,就继续努力往外爬吧。
-
《Project Paradise》
《Project Paradise》 Project Paradise: The Wire Through Which Happiness Flows ,是 CME(The Centre for Metahuman Exploration)的早期装置作品,观众可以远程控制一个半人半机械化的实体(实际上是真人佩戴了一些电子与机械设备),选择充当“亚当”或“夏娃”的角色与另一个同样远程操作的观众进行互动。 CME网址: http://www.metahuman.org 这里还有一篇对该作品介绍较为详细的文章,其中对作品所表达涵义的阐述,很值得一读:http://cultronix.eserver.org/pparadise/happinessflows.html 作品的视频:http://cultronix.eserver.org/pparadise/ppvideo_index.html 作品介绍的长文里说的几个点,觉得不错:1 这个伊甸园是一个安全的伊甸园,不会产生偷吃禁果的危险。2 这个作品能满足你实现不了的欲望,但实际上,其实是作品里设计好的半机械人在引导你的行为,最终反而会加重你的梦魇!3 这个伊甸园就像其他视频游戏、娱乐公园、电影一样,你其实根本没有真实的危险、没有真实的抉择、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堕落的机会也没有。4 其他 再就是在体验UI上,如果按现在的技术水平,也许真能做到真实抚摸的感觉吧,不像作品当时还只是用数字键切换镜头角度而已。 几个第一眼看到这个作品的人,第一反应都是“性爱遥控器”。。。好吧,都是艺术家
-
《分子临床 Molecular Clinic》by 三上晴子 Seiko Mikami
该项目是日本新媒体艺术家三上晴子较早的一个作品。观众(参与者)可以下载网站上某生物(例如一支蜘蛛)的分子,该分子的基因可能会被观众自己电脑中的病毒所感染,也可以由观众所修改。当该分子被传回网站主机时,该蜘蛛由于基因被重组,其外观、习性等就会发生变化。 引文如下:“Molecular Clinic 1.0 During DEAF95, Seiko Mikami (USA) presents “Molecular Clinic 1.0”, a WWW project that was developed for Tokyo”s ArtLab. In this work Seiko Mikami intends to illustrate the recent theory in molecular biology that every natural molecular structure in the world can be replicated artificially via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molecular chain.…